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有两位皇帝:
1. 高祖孟知祥(934年在位)
- 孟知祥是邢州龙冈(今河北邢台)人。他早年追随晋王李克用,后得到后唐庄宗李存勖赏识。后唐灭掉前蜀后,孟知祥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,前往蜀地赴任。在蜀地,孟知祥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,积蓄力量。
- 后唐局势动荡,孟知祥趁机于934年在成都称帝,国号蜀,史称“后蜀” 。然而称帝仅七个月后,孟知祥就因病去世。尽管在位时间不长,但他为后蜀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,初步构建起了后蜀的政治格局。
2. 后主孟昶(934 - 965年在位)
- 孟昶是孟知祥第三子,继位时年仅十六岁。他在位初期,励精图治,铲除了骄横不法的旧臣,整顿吏治,选贤任能,使得后蜀政治较为清明。同时,他重视农业生产,兴修水利,促进了蜀地经济的进一步繁荣。在文化方面,后蜀也十分昌盛,诗词、绘画、书法等领域人才辈出。
- 但后期孟昶开始贪图享乐,生活日益奢华。964年,宋太祖赵匡胤发兵进攻后蜀。965年,宋军迅速逼近成都,孟昶无奈投降,后蜀灭亡。孟昶被押送到汴京后,不久去世。后蜀在孟昶统治前期有一定发展,在当时的南方地区保持着较强的实力和较高的文化水准,但后期的衰败也使其难以抵挡北宋的统一攻势。
进入 朝代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