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国君主称皇帝,共有六位:
1.太祖王审知(909 925年在位,追谥称帝)
出身与崛起:王审知是光州固始(今河南固始)人,出身贫苦农家。唐朝末年,与其兄王潮响应黄巢起义军,转战福建,后王潮担任福建观察使,王审知任副使。王潮去世后,王审知继任。909 年,后梁太祖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。
治理成就:王审知在位期间,实行“保境安民”政策,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,避免战争。他重视农业发展,兴修水利,开垦荒地;积极发展海外贸易,开辟甘棠港,使福州成为重要港口;礼聘文人,扶持教育,促进了福建地区文化的繁荣。王审知去世后,后晋时期被追谥为“昭武孝皇帝”,庙号太祖。
2.嗣主王延翰(925 926年在位)
继位与称帝:王审知长子,王审知去世后,王延翰自称威武留后。926 年,王延翰正式称帝,建立大闽国,定都福州。
统治特点:王延翰称帝后,骄奢淫逸,大兴土木建造宫殿,并且猜忌宗室,引起众人不满。同年十二月,其弟王延钧联合王审知养子王仁达发动政变,将王延翰杀死。
3.太宗王延钧(926 935年在位)
上位与称帝:王审知次子,杀死王延翰后,王延钧被推举为威武军节度使。933 年,王延钧称帝,改元龙启,国号闽。
政治举措与影响:王延钧在位时,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,如设立拱宸、控鹤二都,以亲信为将领;铸大铁钱等。但他后期迷信方士,追求长生不老,政治逐渐腐败,宫廷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。935 年,王延钧被其子王继鹏发动政变杀死。
4.康宗王继鹏(935 939年在位)
继位与统治:王延钧之子,杀死父亲后即位,改名王昶,年号通文。王继鹏继位后,同样荒淫无道,猜忌宗室和大臣,重用道士陈守元等人,大兴土木建造道观。他还大规模诛杀宗室,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。
结局:939 年,闽国发生兵变,王继鹏在逃亡途中被叛军所杀。
5.景宗王延羲(939 944年在位)
登基背景:王审知少子,王继鹏死后,王延羲被拥立为帝,改名王曦,年号永隆。
统治状况:王延羲继位后,酗酒嗜杀,猜忌大臣,与弟弟王延政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,闽国国力在战乱中急剧衰退,百姓苦不堪言。944 年,王延羲被部将朱文进、连重遇弑杀。
6.殷帝王延政(943 945年在位)
称帝建国:王审知之子,王延羲的弟弟。王延政长期与王延羲互相攻伐,943 年,王延政在建州(今福建建瓯)称帝,国号殷,改元天德。
结局与闽国灭亡:殷国与闽国相互征战,削弱了彼此实力。945 年,南唐趁机出兵攻打闽国,王延政无力抵抗,最终投降南唐,闽国正式灭亡 。
进入 朝代表